【书画扬州】画论兼修 卓有成就——忆美术史论家、画家薛锋先生

2022-11-22 15:34   扬州晚报  

■马家鼎

扬州素来不缺有个性的画家,自唐始,名家辈出。清代画坛更有石涛开启新风在前,“扬州八怪”踵武在后。然而,扬州的书画史论成就似乎被画坛光芒所遮蔽。从唐中叶海陵人(今泰州,原属扬州)张怀瓘的《画断》、南宋高邮人陈造的《论传神》,到清代江都人郭础的《画法年纪》、海陵人唐志契的《绘事微言》,还有终老于扬州的石涛的《苦瓜和尚画语录》等,哪一部不是中国传统书画史论的精彩之作?如今在“打造新扬州画派”的过程中,我常常听到一些行内行外人感叹:扬州缺乏现代美术评论家。我每每不以为然,就算没见过鲍娄先的《学画心得》、张安治的《中国画与画论》,不是还有薛锋先生吗?

雄鹰展翅

著名美术评论家、画家薛锋是我国第一部美术词典的编著者,这部词典被当时的中国美协主席江丰赞为“美术界一件拓荒的壮举”,奠定了他在现代美术理论界不可撼动的地位。此后,他参与筹建了“清代扬州画派研究会”,与南艺教授周积寅先生编撰《扬州八怪研究资料丛书》《中国画派研究》,与中央美院教授薛永年合著《扬州八怪与扬州商业》,与同在艺术之路上跋涉的儿子薛翔合著《髡残》,其间更写下了无数精彩的美术评论文章。最令我心生敬意的并不在于他的成就有多少有多高,而是这样一位曾经在革命的血雨腥风中走过来的人,如何在和平时代,能耐住寂寞,埋下心气,不仅将自己修炼成一位国画大师,更数十年如一日搜集第一手资料,用笔墨记录下中国画坛及扬州画坛的历史与新变。

山横怡情对清泉

薛锋先生八十大寿时,我曾受邀赴宴。刚步入寿宴大厅,我就被满墙的画作震撼了,原来薛老竟然采用了画展的方式,欢迎宾客。我一幅幅浏览过来,人群喧杂声渐渐离我而去,悠然间我走进了一座座青黛山峰,微风入林,感到神清气爽。我至今记得一幅名为《山横怡情对清泉》的画作。狭长的画幅中,繁复的林壑错落有致,苍松或坚韧挺拔,或欹斜虬曲,山峰嶙峋,遥相对峙,飞瀑流泉,翘首凉亭,一人对尔独坐。正是心中有禅意,笔下自旷远。还有一幅送给老伴的画也让我无法忘怀。画中的题跋是:“今日是瑞麟爱妻生日,挥毫作一山居别墅图赠之。”但见一座颇具现代感的别墅掩映在苍松翠柏山峦飞瀑中,情趣盎然,由不得人生出几许“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喟叹。薛老的画作既有传统的诗意美,也不乏现代的造型感。画者重笔墨讲气势,却又往往能在“大”氛围中注意到“小”细节,大山中的小细节精致细腻。那一晚,我在墙上看到了巍峨的山峰、天际的流瀑、苍凉的松柏、悬于空中的寺院、山中的红顶小屋、江水中的小舟,我还听到了巨石上的虎啸,闻到生于污泥而不染的荷花清香,触摸到山鹰的傲骨与利爪……艺术的最高境界不就是能够让看者产生共鸣吗?多年来,即便我参加了数不清的各类聚会,那一次却让我永生难忘,回味无穷。

观瀑图

随着年岁的增长,这些年我越发地意识到扬州是一座有着奇特魅力的城市,住在这里的人们身上多少总会弥漫着一股文人的气息。并非科班出身的薛锋先生将他的人生重新定位在了绘画与美术研究上,不知是否沾染到了这股魔力。2008年10月16日,中国美术家协会将“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奖颁给了他,当今能够将美术理论和实践同时演绎到如此完美境界,薛锋先生当属其一。

斯人虽已远去,却令人常怀之!

编辑:凌鹏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
>> 不良内容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