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见】刘姥姥出门打秋风 宝玉袭人不可描述

2017-10-10 23:01   扬州号  

国庆假期,大家伙都出去浪了吗?都出去看人了吗?

现在有句话很流行: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言下之意,灵魂比外表更重要。小见不一样,小见就喜欢好看的皮囊。所以,小见出行,一定要选好看的,颜值高的,放在身边,走到哪里,都是风景。

因而,当小见报出汤成难、刘原、鲁云飞、叶枫这些人名时,你们就会了解,放眼我大扬州文艺圈,这几个人,都是好看皮囊里装着有趣灵魂的。这样的假期,走到哪里,我们都是别人眼中的风景,比泰山日出更壮观,比钱塘观潮更澎湃,比整个世界都要更加美好。

想象中,有如此多重要的人物,我们会有一个浩浩荡荡的车队,事实上,我们只有两辆车,还有我那辆,只能坐两个人的小车。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很快做到了首尾难顾,因为其中一辆实在开得太快了……

人啊,总是走得太快,太匆忙,忘记去欣赏沿途的美景,当别人家的车已经抵达并来电催促时,小见只能如此描述眼前看到的景色:“碧蓝的海水,拍击着礁石,翻起的浪花,飞溅着车轮。海鸥在肩头起舞,海豚在远处浮沉。夕阳铺在水面上,半边瑟瑟半边金。慢慢的,慢慢的,月亮升起来了,之前的金鳞万里,顿时化成了银波无垠……”当他们开始陷入这样的语境时,小见是不会告诉他们,此时此刻正在身陷滚滚的车流之中。

开车开不过,嘴上不能输,气势不能输,对不对?

更何况,开车的还是文艺女神汤成难呢。汤成难,应该不需要多加解释了,扬州文艺圈内的,不在文艺圈内的,都知道这个名字。好比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读书,但是绝大多数人,都知道中国有个莫言吧。

出行之前,汤成难说,以她一个著名作家的异想天开的思路说,她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当时我就想笑了,有我在,她居然还想安静。安静的地方千篇一律,吵闹的小见万里挑一!事实上,她还随身带了笔记本电脑,准备写点啥的,当然我最终都没有看她打开过。

但是,当身陷滚滚车流时,的确有点想静静了。安然栖身于副驾驶座位上的小见,心想着此时如果能够美美睡上一觉,眼睛一睁,一闭,再一睁,就到目的地了,那也是很美好的事情。但是小见并没有那么做,因为我怕我睡着了之后,正在高速飙车的汤成难,也会跟着睡着……

所以,必须要强打精神,和汤成难有一着没一着地聊着,从薛之谦聊到冯小刚,从大海聊到天空……到了目的地,当别人问起我们都在聊些什么时,我们竟然异口同声地说:“文学”!天啊天啊,我真为了文学感到不好意思。

此行的目的是看海,浑浊的、苍黄的大海。有位伟人说过;每个人的内心,都藏着一片海。小见的海在希腊,在米克诺斯岛,在圣托里尼岛,那里有世界上最蓝最深的一片海。记得那是一个夕阳西下的海滩,小见点了一杯果汁,当然也只舍得点一杯果汁,看着太阳一点点落下,还有人应景,在海面上放出一艘帆船来,构成了白帆碧海的绝美图景。

如果没有好看的皮囊,也没有有趣的灵魂,对于你们来说,假期出游,一定就是受罪。在《红楼梦》第六回里,就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物出场了:刘姥姥。她也开始出游了,目的地是贾府,目的是打秋风。

说起刘姥姥,那在《红楼梦》里,也是大名鼎鼎的吧。一般来说,中国人都知道《红楼梦》,都知道林黛玉啊,贾宝玉啊,但是你要是问得深一点,问问薛宝琴啊,问问邢岫烟啊,或许知道的人就不会那么多了。但有一个例外,知名度几乎可以与宝玉、黛玉齐名,那就是刘姥姥,特别是“刘姥姥逛大观园”的段落,几乎是整部《红楼梦》中,最幽默最诙谐的段落了,那简直就是冲进大观园里的一股泥石流呀!

然而,在刘姥姥第一次进大观园时,戏份还没有这么足,第一次出场,主要是为了衬托王熙凤。人的命运各有千秋,虽是有些瓜葛,可你能说王熙凤和刘姥姥的日子一样吗?当然,从整个人生来看,王熙凤的结局,还不如刘姥姥呢,但是当下,小见是典型的B型血,永远都是关注当下,当下的刘姥姥,是不如王熙凤的。

还记得林黛玉初进贾府时,看到三等奴仆,都觉得不得了,像林黛玉那样的出身不差的,进贾府那是要小心翼翼的。换做刘姥姥,那就是更不得了。刘姥姥进贾府,当然不可能一下子就见到王熙凤,经过一些下人的指引,包括她进去后,看到那些富贵的装饰,西洋的座钟,只能“点头咂嘴念佛”,这个和于谦的“抽烟喝酒烫头”有的一拼!

关于王熙凤对待刘姥姥的态度,在这里是有分歧的。按照一般读者的想法,富贵人家来了穷亲戚,不管表面如何,内心一定是会有点蔑视的。白先勇在他的著作中,也不止一次用“蔑视”来形容这次的会面。但是,前段时间马瑞芳老太太在扬州,同样提到这次会面,用到的却是“平等”。

究竟是蔑视还是平等?曹雪芹何等人物?当然不会出手凡笔是不是?答案最终还是要到书里去找。

当时的王熙凤是什么状态呢?“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一个小小的填漆茶盘,盘内一小盖钟。凤姐儿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

你看,这就是王熙凤平时的架势。平儿是谁?平儿是小三,哦,应该是叫做通房大丫鬟,也是在房内伺候着贾琏的。比起袭人、鸳鸯这样的大丫鬟,地位还要高出一些。就是这样的人物,只能在一边站着伺候着,凤姐完全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

然而,当她知道有人找她时,她是什么反应?“犹未起身时,满面春风的问好,又嗔着周瑞家的怎么不早说”。下面还有很多对话,就是说“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呢”,我们就看她立刻就要起身,而且是“满面春风”。很多人都说王熙凤很势利,但是在此时此刻,她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却是极为真诚的。因为犯不着,她犯不着如此热情对待穷亲戚,这完全是她内心的本能,这其实也是日后刘姥姥感恩救巧姐的伏笔。因为换做是谁,在此刻面对这样的凤姐,内心都是充满感激的。化到20两银子的缘,刘姥姥也就告辞了,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主要是一种铺垫。

当然了,如果看第六回的章回目录《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很多人就会说,他们关注的不是刘姥姥,而是贾宝玉,而是雨云情……真是太污了,太辣眼睛了。每次小见读到这里,都是要跳过去的,以免玷污了纯洁的小心灵。

但是,为了专栏的转发量,阅读量,小见也是豁出去了。真是没有底线了,数十年的清白,毁于一旦。

关于这段《红楼梦》里最污的一段,也是比较着读,比较有意思。上一回,贾宝玉在秦可卿房中,神游太虚境,与警幻仙姑妹妹可卿,“数日来柔情缱绻,软语温存,与可卿难解难分”。梦醒之后,就顺手把袭人给“办”了:

“然后说至警幻所授云雨之情,羞的袭人掩面伏身而笑。宝玉亦素喜袭人柔媚娇俏,遂强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袭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遂和宝玉偷试一番,幸得无人撞见。”这是目前通行的版本。

可是,写得并不好!特别是“偷试一番,幸得无人撞见”这样的形容,简直如同写两人偷情一样。

于是,小见又去找了程乙本,那是怎么写的呢?“袭人自知贾母曾将他给了宝玉,也无可推托的,扭捏了半日,无奈何,只得和宝玉温存了一番。”

所以说,读书最好要有比较,程乙本是不是写得更为含蓄呢?也更加符合袭人的性格呢?要知道,袭人也是一个小姑娘,特别是在那方面,哪有那么大方呢?

关于宝玉和袭人,这其实也是很有趣的。因为宝黛钗的爱情,是《红楼梦》的爱情主线,林黛玉和薛宝钗为了争夺贾宝玉,可谓是心机用尽。倒是没想到,率先破门得分的竟是袭人!在很多的文学作品里,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当然也有,好比《霍乱时期的爱情》吧,男主角一生阅人无数,最后才牵到女主角的手。这又要比林黛玉强一点,可怜她最后也没有和贾宝玉……

话又说回来了,那种事情,就这么有意思嘛!就这么有意思嘛!你们就怎么这么喜欢“云雨”什么的呢?你们这么关注雨啊,云啊,就多去看看气象记者陈洁文的稿子啊,她那张小脸那么美,每天都是那么美美的……当然了,她的文字也好,写个气象报道,如同写诗。就比如秋天的气象新闻,她经常是这样开头:“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又或是“广陵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真是有诗情,有画意的一位记者。

这回的胡说八道,就到这里了。话不多说了,转发要紧的,要紧的转发。

编辑:凌鹏

编辑:凌鹏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
>> 不良内容举报 <<